AMD第三代Ryzen處理器擁有7nm新製程和Zen 2新核心,桌上型最多做到16核心32執行緒,而且介面維持AM4,相容前兩代主機板,又贏得一片AMD YES的喝彩聲。
Intel這邊則是完全不同的故事。10nm Ice Lake雖已量產,但初期僅用於U/Y系列低功耗型號和輕薄筆電,桌上型的新一代Comet Lake-S據說就還是14nm工藝,但優化到14nm+++。
日前有一份據稱是Comet Lake-S系列的型號規格表洩露,隸屬於十代Core處理器,和輕薄筆電10nm Ice Lake一樣都是10開頭的五位元數字編號。
最頂級型號為i9-10900KF(但奇怪沒看到i9-10900K),10核心20執行緒,主頻3.4-5.2GHz,20MB三級緩存,記憶體支援DDR4-3200,熱設計功耗105W,介面換成LGA1159,價格為499美元。
但是,XFastest今天收到匿名讀者曝料,曝光了Comet Lake-S的投產發佈時間、規格特性,說法卻不太一樣。
從看起來像極了Intel官方風格的路線圖上看,Comet Lake-S要到今年最後一周才會進入投產階段,正式發佈安排在明年初,或許就在CES 2020大會上。
在它之上,發燒級的Core X系列今年第四季度迎來升級版Cascade Lake-X,源自第二代可擴展至強(Cascade Lake),但是最多18核心36執行緒、165W熱設計功耗、LGA2066介面、X299晶片組這些主要特性和現在完全一樣,畢竟工藝和架構都沒大變,還是14nm Skylake那一套。
更高的28核心56執行緒至強W-3175X按兵不動,至少到2020年年中都沒有升級版。
接下來是Comet Lake-S平臺的詳細特性,確實最多10核心20執行緒,但介面換成LGA1200,搭配新的400系列晶片組。
雖然說LGA1151已經用了好多年,但是在工藝架構基本不動、沒有DDR5的情況下突然又換平臺,確實難以理解,AMD可是已經明確要到DDR5記憶體引入時才會換掉AM4。
Comet Lake-S的熱設計功耗分為三個級別,節能版還是35W,主流維持65W,但是高端達到125W,也就是從8核心提高到10核心得增加30W。
核心與記憶體超頻都會繼續增強,但是標準支援記憶體頻率還是DDR4-2666,同時在研究每通道一條記憶體時對DDR4-2933的支援,要到晶片測試完後確定。
400系列晶片組沒有看不上的PCIe 4.0,還是最多24條PCIe 3.0,並有最多6個USB 3.1、4個USB 3.0、6個SATA 6Gbps,但會引入802.11ax Wi-Fi 6、藍牙5.0、TBT3、四核心音訊DSP,以及更高級的多媒體與顯示功能。
那麼我現正在使用的 i7 6950x 10核 20線是什麼CPU來的呢?。。。
讚讚
您好~ 16核心32執行緒是在講AMD~ 謝謝
讚讚